教育 大卫,不可以

《大卫,不可以》,是家里小朋友念过的绘本之一。

绘本主人公大卫,生活在一个由 No, Not 和 Don’t 语言组成的世界里。

每天妈妈都会重复:不可以。

不可以挖鼻孔,

不可以玩食物,

不可以光屁股,

不可以制造噪音,

不可以把浴缸的水洒出来,

不可以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。

大卫似乎住在每一个小朋友家里,空气中有许许多多的,不可以和不要。安静的空气,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奇怪。

不要再睡了,要迟到了。

不要用勺子吃饭。

不要光脚丫。

不要翻冰箱。

不要把字写得这么大。

“我可以再看一集吗?” 不可以,晚上还有很多作业呢。

这些关于“不可以”的劝诫,大抵是关于安全、卫生、行为习惯或者习俗的,总之是为了孩子好。

那些曾经问过为什么不可以的小朋友,可能还曾被喝斥:“没有为什么,这就是规定”。

每天泡在充满“不”的空气中,孩子也学会了习惯与接受,这就是regulation。

. . .

对于家长来说,有了小朋友之后,仿佛是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学习阶段。通常,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,总是很难的。而小朋友似乎让我们回退童年,以他们的视角,把身边的事物重新看待了一遍。

有时候,也会问自己,如果多反问两个为什么,很多看似正常的要求,好像也没有合理的缘由。

为什么不能按照他的喜好放置玩具呢?

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不能涂成绿色的呢?

为什么不能把字写得大大大一点儿呢?

为什么不能按照他喜欢的方式去做呢?

。。。

所有要求的背后,是因我们有比小朋友更正确的自信呢?还是因为不喜欢看到太多的变化,而喜欢一切都有秩序?

. . .

《大卫,不可以》其实也是写给成人看的绘本。

9月份有个报道,某公司开除了中午午睡的几名员工。报道出来以后,立刻有文章把某公司和阿里腾讯做对比,通过比较来显示前者多么不人性,后者多么人性。也曾经有一年,有一个月饼事件,也立刻有文章把阿里和谷歌FB做对比,通过比较来显示前者多么不人性,后者多么人性。这次FB出了一起悲痛的员工事件,这次好像没有办法比较了,于是把全世界的码农应该联合起来做为倡导口号。

听说 FB 公司的事件的部分原因和禁止当事员工转岗有关。

转岗这件事情,在工作过的公司里,有做得非常好的,也有做得不够好的。

除了午睡之外,还有迟到,似乎也是个亘古不变的人性问题。在经历的公司里,有用罚款或者发红包来进行迟到处罚的。

大人也在大人的世界里,每天都被:管理。

你申请转岗,其他人就没有特殊情况?让我的团队怎么管理?

你中午睡觉,几十人、几百人、几千人的公司怎么管理?

你开会迟到,这次培训会议怎么管理?

管理的背后,是成人世界的逻辑,和习惯性的沉默应对。

而如今,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也习惯性沉默了?

. . .

在想要脱口而出“不可以”的下一次,我想争取尽可能地忍住。告诉自己,天不会塌下来。

童话和故事伴随我们成长,人生也是个童话。小马过河,不试试怎么知道?敢于break things,自己和他们才有不一样的未来。

《大卫,不可以》是David Shannon的作品。最后,这还是一本好书。在小朋友闯了祸以后,妈妈的温暖怀抱给以宽容,值得和小朋友一起阅读。

tag: 教育